本页是<任城区接庄中学>介绍页面,非官方站点,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

任城区接庄中学

阅读:149 页面更新时间:2016-07-07 06:56
单位介绍

学校概况  任城区接庄中学座落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接庄镇接庄村南,东邻接庄镇至石桥镇公路与任城区第二中学隔路相望,西与接庄村宋楼片相邻,南靠常庙至岳园东西路,北邻接庄镇中心小学,构成接庄镇中小学文化教育中心。
  接庄中学建于1987年,建校之初,名为济宁市郊区接庄镇中心中学。接庄中学中学下辖三个联中,即接庄联中、大郝联中和南集联中。后来,随着郊区更名为任城区,学校更名为济宁市任城区接庄镇中心中学。随着学生人数的增长,2001,又借助姜乔小学设立接庄中心中学姜乔分校。2004年姜乔分校撤销,师生并入接庄镇中心中学。2005年南集联中撤销,师生并入接庄镇中心中学。同时,接庄中心中学正式更名为任城区接庄中学至今。
  接庄中学现已发展成为占地25089平方米,建筑面积6295平方米,是一所办学理念先进,办学条件、教学质量突出的现代化农村初级中学。目前该校拥有20个教学班,在校学生1000余人,教职工125人,其中:高、中级职称51人,研究生1人,本科学历81人,学历达标率100%,2003年就被评定为“市级规范化学校”。尤其是近年来,学校以战略为目标,以“让学生成才,让家长放心,让社会满意”为己任,追求“的理念,的师资,的管理,的业绩”,全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,取得累累硕果,使学校正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。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“遵纪守法光荣校”、市级“中小学行风评议先进单位”、区级“高考基础奖”、区级“文明单位”、“平安任城建设”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。在任城区教育局每年举办的各项主题活动中,该校总是位居全区前茅,自建校以来,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。目前,学校以其优雅的环境,严格的管理,高尚的师德,严谨的教风,浓厚的学风和优异的成绩赢得社会上的广泛赞誉。

在管理上,该校始终坚持“以德为本,全面发展,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配置沃土”和“行为养成习惯,习惯形成性格,性格决定命运”的思想,融入先进的办学理念,实行规范化管理、开放式办学、人性化服务,大力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。在大力加强安全教育、法制教育和养成教育的同时,以人为本,把成人与成才结合起来;在教育学生勤奋学习、遵纪守法的同时,设立心理咨询中心,配以专职的心理辅导员,及时为学生排除心理障碍,为学生的健康成长、顺利成才提供有力保障。同时,该校积极推行素质教育,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,以活跃校园文化气氛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目前,该校是全区为数不多的几所市级规范化学校之一,每间教室内有电视机,VCD机、投影机等设备,教室内硬件设施已达到市级电教学校标准,拥有全区同类学校的标准语音室、市级标准的微机室、全区初中的电子备课室,语文阅读室,宽敞的多媒体教室可容纳300余人,且室内配有全区的多媒体教学设备,在全区电教建设评比中,被评为区“电教实验室建设名”。高标准的学生公寓使该校住宿学生实现了由“住得上”向“住得好”的转变。标准的跑道,宽广的草坪、整齐的绿篱、雅致的花园,构成了我们理想的育人场所。多年来,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,以质量为生命,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打力推进教育科研。仅在2006年,该校就有2项课题,4项省级课题获教育教学科研奖,另有6项市级课题,8项区级课题均已结题。浓厚的科研有力的促进了该校教育教学质量,2006年,该校中考成绩跃居全区第三,31名教师因此而获得区委区政府颁发的“优胜学科奖”,目前该校30余名教师被评为市、区级教学能手,另有多名学生在省级、竞赛中获奖。校办教学理论刊物《教苑心语》和学生刊物《新雨丝》已创办三年,为广大师生的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,赢得上级和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。目前,《新雨丝》被评为省级学生刊物。在教学中,该校实行的“分层教学,动态管理”的教学管理模式,更是形成了“优者更优,良者争优,差者学优”的良好学习氛围,为该校优异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自建校以来,该校本着“教学育人,管理育人”的原则,开拓进取、求实创新,教育教学与管理连创佳绩,连续三年获区教学管理评估前两名,连续四年获全区升学评比前两名,今年又被评为“教育教学管理名”、“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”;获“教学管理突出贡献奖”、“教学进步奖”等荣誉;在区教育局组织的“学校管理年”、“教育教学研究年”、“师德建设年”、“规范化学校建设年”等主题活动比赛中,该校一直名列前茅。
 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大,在今后的岁月中,该校班子将继续坚持“以人为本,科研兴校,质量立校”的教育理念,本着“多出人才,出好人才”的原则,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工,继续发扬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与时俱进,锐意进取,在继承中创新,在创新中突破,力争在百舸争流的教育改革大潮中激流勇进,为打造任城教育品牌,为让更多的孩子享受的更好的教育,负重奋起,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。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。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单位资料